2024年3月课题研讨活动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03-07 18:45:48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江苏省教育学会“十四五”教育科研规划2023年度课题

基于主动学习的幼儿园全景课程资源建设研究

研讨活动

时    间

2024.3.7

地   点

苏州工业园区文景幼儿园

主持人

曹圆圆

出席人员

课题组成员

主要议题

主动学习”概念研讨

活动记录

曹圆圆: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“主动学习”这一核心概念。关于“主动学习”,大家都有哪些了解?

刘畅:主动学习一词最早源于美国高宽(High scope)课程模式,美国的研究者玛丽·霍曼与戴维·P·韦卡特在高宽课程模式的早期代表作《活动中的幼儿》中指出:“我们使用“主动学习”这一术语是指由学习者发起的学习,而不是由教师手把手教或传送而进行的学习。”

张敏琪:玛丽·霍曼与戴维·P·韦卡特在另一本书中也强调过,主动学习是学习者发起的,通过操作物体及与人、观念、情景相互作用,建构他们新的理解方式。

余雨蓉:杜威认为学习是主动的,它包含者心理的积极开展,他提出成年人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,并且以儿童为出发点。

张雨:皮亚杰强调认知发展的主动性,强调活动、兴趣和需要对主动学习的重要性。皮亚杰还认为要让儿童主动自发地学习,就必须通过实际活动(主动动作)和接触具体事物进行学习。皮亚杰所说的主动过程有两个含义,一是儿童直接作用于他的环境,二是儿童在心理上是主动的。

曹圆圆:根据大家的表述,我们可以发现外国学者对于“主动学习”这一概念的探究及尝试界定是比较多的,那么在国内,学者们对于“主动学习”有哪些见解或定义呢?

段凤飞:我国的研究者倾向于使用“学习主动性”这一概念。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陈平等学者给出了学习主动性的明确定义,他们认为学习主动性是指对学习活动起着启动、增强、维特和调节作用的主体动力系统及其功能。陈平等学者针对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分析,认为学习主动性由学习需要、自信心和情绪情感三个要素组成。

曹圆圆:那么结合以上,我们来观看一个幼儿游戏视频,尝试梳理一下主动学习的样态。

段凤飞: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与物互动与人互动这两种形式。在与物互动时,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三个维度:主动参与主动发现主动探索,这三个维度下包含了主动学习的样态(行为表现),老师们一起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。

沈昕渝:我认可这个维度归纳。在“主动参与”这个维度,主动学习的样态自发、自主的,幼儿有我想、我要、我愿意的行为倾向

李静宇:是开心的、快乐的,有兴趣的,热情高涨的根据自己的兴趣制订活动计划,自主选择材料或活动方式

张钰洁:在“主动发现”这个维度,主动学习的样态有好奇心的,愿意不断思考的。郭浩洋:喜欢提出问题以满足好奇心

张子璇:在“主动探索”这个维度,主动学习的样态主动接受和参与有挑战性的任务专注的,认真参与活动的

耿冉冉:遇到困难会想办法,不轻易放弃既定目标,坚持完成目标

段凤飞:在与人互动时,可以归纳为哪几个维度呢?

刘畅:可以归纳为两个维度:主动交往主动合作,这其中同样会呈现出主动学习的样态。例如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,主动建立并保持伙伴关系主动、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有合作意愿,协作完成共同的目标幼儿间有交流,遇到同一问题时,会互相协商解决

曹圆圆:基于以上的讨论,大家可以发现学前儿童的主动学习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,受主体意识支配,获取经验,建构理解的一种积极、自主、持久的能动状态和学习过程,是一个既具有静态结构性,又具有动态过程性的多维概念。

 

附照片:

496a102684da4a2a8eb59083b52d9f1e.Jpeg354b6bd507cb44cdb02af9b63f0b769c.Jpeg

备    注